健康产业学院—防护心理健康,共渡疫情难关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0-02-16浏览次数:348

近日,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很多人的心。截止到目前,长春建筑学院健康产业全体学生无疑似病例,无感染病例,身心健康。同学们在做好疫情防护和基层志愿服务的同时,也没有忽视自己心理的健康防护。

面对当前的疫情形势,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心理小科普,让我们一起加强心理防护,共同渡过难关!

1.正确感知自己的情绪状态

感到焦虑本身并非坏事,适度焦虑和恐慌可以让我们快速重视起来,这次疫情中购买和使用口罩,避免不必要的外出,不去高危的场所,积极获取相关医疗信息等,均是在焦虑情绪影响下寻求增强生存机会的积极行为。

因此,并不需要因为自己焦虑而否定自己,相反积极采取有效行动会让我们对防控疫情更有信心。但是过如果  自己父母 有在一线上班的  或者志愿者的 警务的 社区志愿者的把这个表格填了  然后给我发过来@所有人新型冠状病毒的严重病例和死亡病例,多是抵抗力低下,或者合并有多种躯体疾病的人。

所以,我们要尽量保持稳定的情绪,避免自身免疫力下降。我们既需要重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严峻性,在行为上严肃对待,做好自我防护,同时也要主动调适自己的心态,提升自己的免疫力,让阳光心态来为自己保驾护航。

2.传递正能量,避免“替代性创伤”

所谓“替代性创伤”,是指在目击大量残忍、破坏性场景之后,损害程度超过其中部分人群的心理和情绪的耐受极限,间接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。这些异常现象,通常都是出于对生还者及其创伤的同情和共情,而使自己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,甚至精神崩溃。

造成“替代性创伤”的信息很多在后来都被证实为谣言。一些信息含有攻击性内容,也容易激活我们的愤怒情绪。而我们把谣言和攻击性的内容不断地转发到朋友圈,会继续给亲朋好友带来“替代性创伤”。

我们既看到疫情严重的一面,同时更要看到政府出台相关政策、全国人民上下一心、众志成城,医务人员坚守岗位的一面。理性获取政府发布的官方信息,对非官方和网上信息来源进行筛选、判断,不信谣、不传谣。减少不良信息的“替代性伤害”。

3.维持正常生活作息,适量运动,尽可能保持生活的稳定性

危机事件的发生常常会令人手忙脚乱,自乱阵脚,因此让生活作息维持规律,是处理危机的必要条件。做一份规律的作息时间表,有学习时段、休息时段、娱乐时段、运动时段、进餐时段等等,每日照做。稳定感对于应对未知感非常重要。给自己列一个令自己感到愉悦的事情清单,并认真执行它。例如,玩一些不费脑子的小游戏,运动,深呼吸,抱抱可以慰藉你的物体,泡泡热水澡,与人网络聊天等。还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些小目标,比如阅读一些图书、做一些手工,学做两道美食等,让生活变得更加多彩而有意义。

4.保持积极的心态

面对疫情不要只往坏处想,其实正面信息是多于负面的。留意事实和数据,根据事实,判定你的担忧是否合理(例如:发病率、死亡率、治愈率、医疗方法的发展、新的治疗药物等)。以合理的态度看待事情,尝试以更广阔的角度了解问题的影响,问题会带来短暂的影响,但长远而言,事情最终能改善及成为过去。

即使你很担心自己和家人将会受到感染,感到心理压力很大时,也建议你继续保持正向思维。不能肯定将来会怎样,但这一刻你仍然拥有健康,你可以继续努力生活。你也可以提醒自己的家人,保持个人和家庭卫生,戴口罩以及认真洗手和消毒。你可以加倍留意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,让自己拥有开心的时间。即使你真的生病,也会有很多人陪伴你一起积极面对。每一次的经历都可以带来学习和成长。

撰稿:冯心竹